近年來,隨著智能化的發展,一大批互聯網企業及傳統企業紛紛涉足機器人,希望在這一千億市場中分得一杯羹。隨著越來越多的機器人企業對行業應用領域的不斷發掘和拓展,機器人正在逐漸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2016年已接近尾聲,在這一年里,機器人行業發生的重大事件接連不斷,無論是人機大戰還是美的收購庫卡,亦或是“十三五”機器人產業規劃的出爐,都在深刻的影響著機器人產業的發展。下面小編盤點了2016年機器人行業十大新聞事件,供君賞閱:
一、人機大戰
3月9日,韓國九段頂尖中國圍棋選手李世石將與谷歌人工智能項目AlphaGo在韓國首爾展開對決,整個比賽分五輪進行。最終AlphaGo以4:1戰勝李世石。據了解,李世石的招數阿法狗從下面至少十多步對方大概怎么應對,怎么走,對方的優劣程度是怎樣,阿法狗都可以計算出來。這場“人機大戰”或“人工智能PK人類智慧”的全球直播秀,全程的關注人數、傳播速度以及影響范圍都極為可觀。
點評:人工智能行業正在迎來第三次高潮。隨著芯片計算能力的增強以及先進算法的提出,越來越多的巨頭公司和創業公司也正積極進入這一領域。尤其是今年,AI技術的進步和大范圍、多領域滲入行業應用讓其再次成為行業焦點,AI被更廣闊地應用到人類社會和經濟生活各個方面。未來,人工智能的前景將不可限量。
二、機器人產業白皮書發布
工信部賽迪研究院發布了2016年版《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白皮書》(下稱《白皮書》),稱中國機器人產業已形成環渤海、珠三角、長三角和中西部四大區域集群。
《白皮書》預測,中國工業機器人新裝機量有望繼續保持較快速度增長,同比增長率為30%。不過,國產機器人企業要取得長遠發展,需突破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產品偏向中低端的掣肘。
點評:目前,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勢頭迅猛,2015年國產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占我國市場份額首次突破30%,未來機器人需求潛力巨大。現在是機器人產業蓬勃發展的關鍵機遇期,我們要抓住機遇,發展壯大自主品牌,全面提升我國機器人產業核心競爭力。
三、中科大發布我國首臺特有體驗交互機器人佳佳
2016年4月15日上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發布中國首臺特有體驗交互機器人“佳佳”,在傳統功能性體驗之外,中科大首次提出并探索了機器人品格定義,以及機器人形象與其品格和功能協調一致。
“佳佳”是中科大“可佳”機器人團隊聯合國內合作伙伴,歷經三年研制出的第三代特有體驗交互機器人,除了美貌,“佳佳”還非常內秀。她能跟觀眾自然對話溝通,且具有豐富細膩的面部表情,能夠對用戶的面部表情進行識別,從而實現更自然的交流。
點評:機器人“佳佳”可以說是機器人界中的一股清流,同時擁有“高顏值”、“高智商”,她的出現意味著我國在服務機器人的研究上面邁上了新的臺階。當今社會智能手機和個人電腦都具有強大的人機交互功能,在平臺、入口和用戶粘性上都占據了先發優勢。
四、“十三五”機器人產業規劃出爐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三部委聯合印發了《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為“十三五”期間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描繪了清晰的藍圖。
“十三五”期間,針對智能制造和工業轉型升級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以及智慧生活、現代服務和特殊作業對服務機器人的需求,重點突破制約我國機器人發展的共性關鍵技術。充分利用和整合現有科技資源和研發力量,組建面向全行業的機器人創新中心,打造政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協同創新載體。
五、谷歌出售波士頓動力
3月18日,谷歌(更確切的說是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已經將波士頓動力擺上了貨架準備出售。原因是,不掙錢--Alphabet高管判斷這家機器人公司在未來數年難以發布可市場化的產品,因此做出賣掉的決定。5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谷歌出售旗下的機器人工程技術開發公司波士頓動力(Boston Dynamics)終于塵埃落定,后者將被豐田收購。
點評: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能讓Alphabet不惜對一家具有本土軍方背景的公司下手,它的問題并非不能盈利這么簡單,對于 Google 來說,波士頓動力在財務、產品和技術專利上,都很難給整個集團帶來太大的好處,再加上文化理念不合,合作也不愉快,出售也就成了無奈但并不出人意料的結果。但我們也需要知道,人形機器人最終會進入家庭(應用),只是還需要一點時間,同時要注意如何布局、如何把目前的技術應用到機智,把它商業化,兩條路一起走路才是未來的方向。
六、美的:40億歐元收購德國機器人龍頭庫卡
美的賦予庫卡45億歐元(約合49億美元)的估值,在中國對德國企業越來越多的并購活動中,它是迄今為止最大、最引人注目,當然也是最敏感的一宗并購案。美的安撫庫卡股東的努力展示了該公司達成這筆交易的堅定決心。
點評:雖然中國制造商的產品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服務于國內市場,但伴隨著技術精進和產品升級,中國出口的機器人數量越來越多,像美的收購庫卡這樣的案例將會層出不窮。
七、達拉斯機器人殺人事件
當地時間7月7日,大批民眾聚集在達拉斯市中心,為在明尼蘇達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發生的兩起非裔男子被警察槍殺的案件「Black Lives Matter」游行抗議。20時45分左右,游行隊伍行進至Lamar大街和Main大道時突發槍擊,人群立刻分散各處尋找掩護,場面一度混亂。現場警車與直升機轟鳴,全副武裝的執法人員在現場。有民眾表示,至少聽到30聲槍響。
點評:將機器人作為武器,一方面減少了警員不必要的犧牲,維護了公共安全,但同時也似乎違背了阿西莫夫的“機器人三原則”。即使是致命式機器人武器,由于本身沒有意識和情感,在相當長的時期之內也僅僅是人類的工具而已。
八、英國正式頒布機器人道德標準
9月15日英國牛津郡的“社會機器人和AI”(Social Roboticsand AI)大會上。西英格蘭大學機器人教授Alan Winfield表示,這是業界第一個關于機器人倫理設計的公開標準。
點評:中國在機器人的核心技術開發能力上與世界先進水平還有不少差距,還需進一步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通過世界機器人大會,我們看到了世界最先進的機器人技術水平,也看到了我國機器人產業的差距,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十、富士康已部署四萬機器人以取代人工
報道稱,富士康“Foxbot”機器人的部署主要是在該公司設于鄭州、成都、昆山以及嘉善的工廠。富士康自動化總經理戴家鵬表示,目前該公司每年會生產大約一萬臺機器人(機械臂),而每一臺機器人都會可能會取代一名工人。根據早前的臺灣報道,僅在昆山工廠,富士康已經裁員了大約6萬人。
點評:使用機器人工作可以按照預先設定的程序,自主完成規定動作或操作,從而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以提高利潤。此外,機器人沒有情緒沒有喜怒哀樂,它需要的只是電或者是汽油,如此正好解決了此前頻發的員工事件的根源問題。隨著我國人口紅利逐步消失,生產力成本上升,以及產業結構升級,“機器換人”將成為制造行業的一大趨勢。